【鯉魚山維基百科寫作工作坊】
將要消失的知識留下, 把留下來的知識開放, 讓開放的知識被近用, 越是邊緣越是被需要。 在地知識該是地方發展的主體, 我們期許著持續做這樣的事。 這兩天(12/9-10)與台灣維基媒體協會、成大歷史系...
將要消失的知識留下, 把留下來的知識開放, 讓開放的知識被近用, 越是邊緣越是被需要。 在地知識該是地方發展的主體, 我們期許著持續做這樣的事。 這兩天(12/9-10)與台灣維基媒體協會、成大歷史系...
由中研院社會所南臺灣區域社會主題研究小組、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東華大學社會系所合作主辦的第二屆「東臺灣地方研究主題工作坊」於9/8在台東大學召開,感謝所有與會者蒞臨...
「有沒有可能嘗試出另一種可能的模式。」 第二個場次,來到海岸線的成功。 在非常舒適的空間,許多熟悉的夥伴聚在一起,不僅有去年藝術駐地的夥伴秀茹、今年駐地藝術家坤霖,還有來自成功的青年、曾經的文物館夥伴...
受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的邀請,我們在鯉魚山保安林市集上展出與台東社區大學合作的記憶地圖工作坊的成果,也規劃四條分歷史生態地景、軍事歷史地景、輕導覽等路線導覽。 不過這次的展示與部分導覽路線,多由工作坊...
PART3 故事導覽手冊彙整 4/30 第四場 記憶採集紀錄之後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爬上那段長長陡陡的好漢坡之後,在那個平台上休息,印象中,平台周邊的樹開了一種花,很美。不過參加工作坊之後,才...
PART2 記憶拼圖實作-4/23 第三場 那些有故事的地方 「原來,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事。」 這是這幾場工作坊下來,收到不只學員還有分享者的回饋。 生活在鯉魚山周邊不同角落的人有著各自的年代記憶。 ...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6 第二場 走讀地方現場,無論敘述或是紀錄的一方,記憶之中夾帶觀點。 我們在對話中交鋒與思辯; 什麼是你以為的重要,對我來說或許並不。 什麼是我聽到的角度,對你...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5 第一場 歷史與口述記憶沒有絕對,惟有不斷的辯證與反思詮釋主體。 田野是開放多元,包容各種視角與聲音的場域。 面對最熟悉的陌生人─鯉魚山, 有太多複雜的關係與...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