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24,邁向2025 | 東台灣研究會夥伴們的話

執行秘書 美貞

時間過得真快,東台灣研究會已經30歲了。在工作崗位上我只想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及完成所負責的事情,希望東台會可以一直存在,讓有需要查找資料的朋友不用舟車勞頓到處去找資料。但因網路發達,線上查找資料越來越方便,導致資料室的是使用率越來越低,所以我們也將著手整理資料室藏書,放置其他地方或送給有需要的人,讓空間能做更好的運用。

一起走過30年的會員朋友,有你們真好,持續給我們支持與溫暖,持續給我們鼓勵與愛,有你們的支持才會有今天的東台會。

東台會一路走來可說是辛苦,靠著經費拮据的壓力及靠著各位夥伴專任兼職領取微薄的薪水維持,以及相互相挺的工作夥伴,不計酬勞的幫忙,還有各位董監事不支薪的付出,讓我感到溫暖,這些滿滿的愛讓我一直留在東台會工作。

東台會很需要生力軍的加入,不管是工作夥伴、不管是會員、不管是小額捐款、不管是大額捐款或是補助款,我們都非常需要!!有您的支持才能讓東台會更穩定地走下去~~


專案研究員 邱胖

今年對於東台灣研究會而言,是挑戰也是轉折。

始終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用更彈性的方式,成為東台會一部分的力量。今年,是東台灣研究會30年的時間,巧合的是也是我30歲的里程,在整理基金會一路走來的過程中,其實心中很多感動與感觸,總不免感嘆需要多少的愛,才能撐住一個基金會30年。當年前輩們的堅持,才有東台會一年一年的累積,才有我們現在豐厚的文史。有些感謝來不及對他們說,只好在30週年的場合,好好感謝一路以來所有對於東台會支持的大家。

今年參與的專案是文化處底下的藝術駐地空間的盤點,在盤點的過程中,我們重視每一次的接觸與討論,因此在安芝、濬瑄與丞冠的共同努力之下,詳細的前往每一個空間,並專業的進行記錄與分析,同時也讓我們能夠直接到蘭嶼一周,真實的踏進每一個空間,並且聆聽許多真實的故事,那些期待督促著我們更細心地完成每一個環節。

最後,始終感謝每一位在地方耕耘、深耕與來回拉扯的夥伴,堅持著那些看不見的小事。始終相信,這些累積終將有天,會綻放獨有的芬芳,如同在30週年的東台會,長出自己的樣子。


圖書出版暨管銷專員 孫孫

「感謝所有看見並閱讀這些文字的人們」

身為加入團隊甫屆滿一年的新人,在這第一年就遇到了東台灣研究會成立30週年的紀念活動,一系列的論壇、展覽、講座、走讀…活動緊鑼密鼓地扎實連續舉辦了三個月(還不包含前置期的準備),這…算是今年度最要緊的大事了吧。

除此之外,今年度友人林岑的論文也順利付梓出版《東台灣叢刊20:樹豆知道》,而緊接著預計於2025年出版的《東台灣叢刊21》現也正處如火如荼編輯排版校對的進程中,另外,還有《叢刊22》的獎助徵稿審查評選…甚至,我們硬是在這時間的空隙當中,著手將20多年來未曾變動的東台會辦公室及閱覽室內內外外手動升級了一番!

如此想來,2024年,還真是充滿豐富變動,刺激的一年啊。

在這段日子裡,我有幸能夠使用自己笨拙的文字敘述,不論是記錄下新書座談、走讀活動之所見、所聞、所感的「側記書寫」,亦或是挑選節錄自收入館藏資料庫中經典書籍的「來看書新書推薦」…真誠地感謝所有看見並閱讀這些文字的人們,在茫茫的資訊海洋中找到了我們努力灌注空氣吹著的泡泡,在它們被大浪席捲打落之前。

無論如何,與書相關的…如自行出版刊物、館藏圖書資料等皆只是一種手段,團隊夥伴們希冀關於東部台灣的廣度和深度能夠更大眾化地被發現、保存、凝視的手段。

謝謝你,仍願意持續看著我們,繼續共走一段。

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執行長 慧珍

2024,在東台灣研究會邁入30歲之際,回首自己竟也在這個組織待了10年。心中雖有不少責任的負擔,更多是說不出的感激。感謝創辦人夏老師的提攜,帶我走入了東台灣研究會這個寶庫,我才真正開始去理解生長在這腳下的土地與人群,所綻放的多元面貌與歷史縱深。也深刻明白,要有多少底氣的養成,才能面對這變動快速的地方社會發展。感謝東台灣研究會的董事與會員們的情義相挺,東台灣研究會即使守成不易,也能屹立不搖30年。更感謝這一路走來,能相互扶持、不離不棄的好夥伴們,支撐了一個組織的運作,也支持了我能無掛慮的去發展想做的事,從事志業的路上,並不總是那麼孤單。

這一年在工作的發展上,嘗試在著力的方向上持續與各界單位合作,無論是與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和生態觀察家合作協力的「臺東區域綠網平台」,與臺東縣府文化處和獨立互助創藝工作室合作協力的「藝術駐地計畫」,都在關心區域環境與地方文化藝術的面向上持續推展。感謝推動計畫的合作夥伴們,讓我們彼此在不同領域,以及公私部門的溝通協作越來越暢通。此外,除了公私協力,也試著串連民間力量,無論是在地環境組織探討綠網議題、台東步道學課程合作,或是連結Chimmuwa社會企業交流不同區域的村落染織工藝文化保存與復振經營,感謝彼此聯繫串連的合作夥伴們,正因為這樣的相互支持,理念的效益與影響能像漣漪般緩緩擴散。

期待下個階段的東台灣研究會,在學術嘗試接合社會實踐的努力上,扮演組織串連、共同探究的平台角色。謝謝支持我們的朋友們,期待2025,歡迎持續加入我們,共同陪伴往前走下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