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事 |【藝術駐地空間盤點分享會】 縱谷場

「其實,我們都在臺東嘗試著不同的方式。」

縱谷的場次,意外的溫暖而且熱烈。

#走走池上 的夜晚,來自縱谷線上許多的夥伴,從池上、霧鹿、瑞源、崁頂到市區,許多遠道而來的夥伴,有縣政府、鄉公所、國小、國中、穀倉藝術館、工作室到地方夥伴,品嘗著走走池上特製,利用在地食材製作的米味噌瑪德蓮、紅烏龍,以及熬煮許久的果醬,我們從好好品味開始。

由執行者同時也是計畫主持人的慧珍,分享著藝術駐地計畫四年來的發展,如何從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 計畫開始,在海端、多良、成功、蘭嶼、鹿野、長濱,一直到今年的怎麼絆,透過每一年的累積與調整,不斷在共創、駐地、創作與地方連結之間,尋找各種可能性。同時,在縣政府的支持之下,開始盤點不同區域的空間與單位,期盼著未來更完善的平台機制,讓藝術駐地從公部門,逐步的轉向地方運作。

隨後由來自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的kiko,從兩年參與藝術駐地的經驗,帶我們回到每一個環節的思考與差異,從場域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關係建立,到與地方的鏈結,過程中有許多第一線的觀察與反思,可以發現每一次的駐地經驗,都是獨特而且珍貴的歷程,做為場域方如何在自身的條件與狀態中,參與創作的環節或者對話,在個人的抒發與共創之間,尋找更多的可能及路徑,而當場域方能夠從中去思考,有意識地參與其中,是藝術駐地過程,同樣重要的一環。

現場,穀倉藝術館的夥伴,也提出不同於公部們所推動,而是從私部門推展藝術駐地,在地方、藝術創作之間,更包容的接受各種藝術訴諸的情懷、觀點與觀察,也讓現場的夥伴有更多對話與激盪。

藝術如何不被文化束縛,文化如何不成為藝術的點綴,的確能在不同的藝術駐地過程裡,重新思考個人創作與共創之間的差異,同時回頭思考,交會「地方」,何處何事何人是地方?

感謝所有特地撥空前來的夥伴,在溫馨的場地以彼此的經驗進行對話與討論,是我們很期待的方向。

今年,將針對縱谷線、市區、綠島與蘭嶼,進行適合的藝術空間盤點。如同去年我們在南迴與海線,聽到許多珍貴的建議與想法,也盤點許多動人的空間,今年,我們也非常期待與大家相會。

如果你也很有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05/30,在蘭嶼島上的分享。

同時,也請期待今年的藝術駐地-怎麼絆,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

#更多系列文章,歡迎點選下列Tags:藝術駐地空間資源盤點計畫

#東台灣研究會

#謝謝走走池上提供我們這麼棒的場地

#謝謝藝術駐地計畫的夥伴張溥騰老師與十件室的夥伴

#小編近鄉情怯感謝縱谷的愛

臺東美術館Taitung Art Museum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