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泰對話:村落染織文化復振與社群經營】4/15-18泰國染織工藝師來東交流Part3

|蓋亞那Kaiana場|

【相織相惜,每一塊布的故事—泰國高地民族染織工藝/公益網絡的草根實踐】

4/17 在崁頂部落的分享會,除了感謝Ibu 一家蓋亞那工作坊kaiana的場地空間提供,也感謝從四面八方來的朋友們,聆聽Chimmuwa和泰國染織工藝師們在做的事之餘,也支持了這場活動和手織品們。歡樂的笑聲即使分享會後仍久久才散去。

一期一會,都是難得的緣分。去過這幾位染織工藝師來自的村落,就會知道從家鄉來到台灣的路途有多遙遠,越想珍惜每次難得接觸的機緣。這一天感謝Ibu 帶我們認識周邊田區有關染色、纖維及可食的植物,以及布農傳統地織有關平織和斜紋織的編織邏輯、圖紋樣式及意涵。很快的,四位染織工藝師開始進入跟他們生活文化相似又相異的比較。一交流起來發現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和討論(後來的討論已經幾乎進入到織布語言的另個世界惹XD)

內容實在太多,先說其中一個在交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來自惠宜康(huay kang)村落的Nor Aeri分享到家鄉的森林、旱稻耕作、棉花種植,與他們克倫族人的有靈禁忌、生活信仰息息相關。也因這樣才維持到現在的信仰,使得他們仍在各種場合穿著自己的傳統服,棉花仍持續堅持種植下去。

Chimmuwa 手織品

Chimmuwa chiang mai

東台灣研究會

蓋亞那二姐的糸糸績地

CHE SU MO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