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農食地景變遷的回應】
|東台灣研究會30週年系列活動|八月份新書分享走讀活動回顧
|日期時間|2024.08.18 全天
|地點|都歷部落 x 電光部落
|書目|東台灣叢刊18《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x《食在・一起:Kaadaadaan 電光飲食記憶誌》
|領路人|林駿騰-《東台灣叢刊18》作者 x 潘寶瑩 -《食在・一起》作者群之一
—
/Cesay,Tosa,Tolo快門的轉瞬即逝,只能留住片刻
以《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及《食在‧一起-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兩本書籍為出發,一日之間走訪都歷和電光,從地景上農耕型態轉換到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在坐落於東海岸的都歷部落裡,我們首先拜訪都歷新村的Kakitaan,進行口述訪談,由過去的農業手法、種植作物談起,講述機械化器具的引進、植物培育技術的演變,經濟作物的型態,更是表述日治時期的開發政策如何影響耕作型態的選擇。
接著我們沿著一旁的上坡徒步前行,站於山坡處觀察梯田的形式樣態,也在與部落族人筱帆姐的談話間,得知這裡越來越多土地在轉售後,被拿來作為民宿使用,呈現民宿與農地兩方用水上的分配平衡,水圳使用權的問題。
不僅是從過去看種植環境的變遷,也是觀見現今部落內部仍載浮對家園主權的隱憂。
/一些味道,一些滋味,在齒間淡忘。
與Kakitaan道別過後,我們沿途從海岸線接玉長公路跨越山脈直至縱谷線。來到了立於縱谷之下、田野之間的Kaadaadaan。
在電光,寶媽向我們示範siraw的醃製手法、傳統酒釀的過程,也帶著學員們試著搗碎ekak,倒入糯米中揉捏。
ekak是由十種藥草所製成,然而ekak製作的技術因為過程的繁複,已經越來越少人會了,更是呈現技術傳承的斷裂。
味道與滋味存續,卻仍在時間洪流中被沖刷流逝
/飲食文化以味蕾為開端,生活為奠基,才得以被記憶住。
Siraw是阿美族在過去為延續食材保存所研發的醃肉方式。
寶媽也說,
「這是每一個阿美族孩子回家最想吃到的味道」
但當寶媽回憶起當時,Siraw的作法其實是跟外省伯伯學的,而自己本身是外省與卑南族的後代。或許這個菜餚滋味在時代的流動下,族群的移動當中,被捕捉所延續。寶媽更是順著這個味道的找尋,重新在生命軌跡中Kaadaadaan緊緊相扣,更是由生活、記憶建構對地方的情感認同。
由不同族裔身分上承襲著這份滋味,表述著自己的文化認同。認同的建構其實更加複雜,不單只有血緣,也掛勾地域、遷移、族群等因素交錯而成。
如同筱帆老師說道
「當你學越多你會越有那個樣子」
就像
寶媽忙碌於穿梭廚房,分切titi的手法那樣熟練。
也是
寶媽回答她來自哪個部落時
持著堅定的語氣與目光說
「電光」
/有些認同,不是來自血緣幾分之幾的印證,而是在這裡學習、生活所強烈存在。
—
影像編修&側記人:沈芳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