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步道學】起跑了~

千里步道概念與發展/徐銘謙
走讀鯉魚山/林慧珍
走讀鯉魚山/徐銘謙

台東步道學課程已在今年一月份密集地展開,悄悄地走到2/3的進度,在有關手作步道、歷史人文、棲地生態基礎概念有些俱足之後,即將進入實作的階段,到都蘭山現地了解步道的問題現狀,學習可能改善的方式。

千里步道協會的步道學課程向全台開放許願之後,很幸運的台東也有這個機會,在台東社大、東台灣研究會與大地旅人的邀請合作下,開設了台東步道學課程。

課程真正展開之後才理解到,這是個以手作步道價值為核心的跨領域對話課程,並不單單只是分門知識的綜合性介紹。手作步道作為一個價值理念、一個議題探討、一個實踐行動,甚至是志工性質的社會運動,其涉及的層面可以很廣,課程除了通性的概念層次,進行的模式也會就當地自然地理環境、族群社會歷史所交織演變的紋理,以及所發展議題的認識基礎而調整安排。

樸門概念下的步道棲地營造/江慧儀
樸門概念下的步道棲地營造/孟磊
樸門概念下的步道棲地營造_製作種子球

在這次跨領域課程的對話裡,集結了幾個單位的專門領域,包括千里步道協會的步道學與步道師認證系統,大地旅人的樸門永續設計系統,東台灣研究會的文史社會研究,以及台東社大的公民教育課程制度。

內容上首先談步道各種層次的概念,包括通行權、無障礙、多元文化路徑、交通空間轉化、步道周邊景觀整體保存、長距離步道、都市人行權、自然生態回到都市、步道經濟與管理、社區串連、世界步道聯盟等。也談步道修建各種狀況現實及其背後的工程監造體系等問題。進一步藉由走讀台東市區鯉魚山步道,在認識所在歷史地理與人文互動空間關係之餘,援引課堂上的概念,印證探討了鯉魚山步道面臨的狀況問題與周遭棲地劣化的狀態。而樸門永續設計系統有關第四區、第五區的概念,就台東鯉魚山為例,帶來一種在面對城市中棲地被切割的生態樣貌,思考第四區、第五區如何保留、串連,甚而營造的可能性。進一步地,經由步道探索在地歷史人文,回到步道本質上存在的意義問題,嘗試理解在東台灣的時空範疇裡,台東的步道與聚落是如何因應各歷史時期族群移動、國家、資本力量的驅使下而構成的,也隨時代而有不同定位及功能的改變。此外,透過步道探索在地自然生態,認識高海拔的自然生態特色與人為踐踏的環境衝擊,以台東嘉明湖為例。接著進入到實務性的想像,手作步道與現行無痕山林的呼應,各種因應在地狀況、實際需求的步道案例作法。

樸門概念下的步道棲地營造_製作種子球
步道探索:歷史人文/林慧珍
步道探索:自然生態/王志強

在這些跨領域的對話中,關鍵在於,是否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判讀問題為何,知道如何提出解方。問題意識與判讀能力存在於對手作步道概念的理解、對地方知識系統的熟悉、對身體勞作技藝的默會。而手作步道的精神是什麼?或許就像是因應地方環境挑戰的傳統智慧與手作能力,透過一群人的力量持續傳遞與維護。

「橋被沖走是個問題嗎?」這是課堂上談連接道路的「橋」的案例中發出的問題。在現今以耗費大量資金、工程建設的橋,可能不容易沖走,然一旦被沖走就會是個問題;在仍有一群人懂得怎麼就地取材養護材料蓋橋的社會體系中,不會是個問題,因為「再做就好了!」

千里步道

大地旅人樸門設計 Earth Passengers Permaculture Design

臺東縣社區大學-Taitung Community University

東台灣研究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