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灣叢刊之十八
《東台灣叢刊18─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
日治時期引進的蓬萊米種植促成東臺灣阿美族各部落水田化,同時從小米種植為主的社會轉變為水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日本所推行「經濟化」的作物對於當時的阿美族而言是熟悉的,同時阿美族也不但只是接受新式農業技術的客體而已。對於阿美族而言,科學化農業伴隨著水田化以及土地私有制度而來,稻米亦是結合糧食與經濟作物的存在。阿美族農業從小米時代走向水稻時代除了旱田與水田、傳統經濟以及現代化經濟模式的轉變之外,同時也是因為稻米屬於外來者推動純經濟與糧食作物,使得小米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觀直接消亡,應是一連串農業現代化政策逐漸影響下的轉變。
「穿過殖民者的視線,尋著阿美族耆老及其後代回憶的絲線,駿騰想要呈現『在地人觀點』的環境史。這本專書正是駿騰面對如此挑戰下的研究成果。從對當代原住民傳統文化價值與現代化下處境的關懷出發,駿騰不僅仔細梳理相關史料,思考日本殖民政府的東臺灣觀與開發政策,也進行田野調查與訪談,探討阿美族社會在日治時代經歷的土地、農作與生活的變遷軌跡。」
─節錄自推薦序/張瑋琦(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邱馨慧(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闡述流暢,進能使讀者目睹一段橫跨漫長時間的坎坷旅程──從殖民者如何替島上人群擅自劃定『族群階序』、國家制度與知識如何『從上往下』滲進部落日常、原本饒富象徵的小米如何由『中心』退居到商業化耕種的『邊陲』。本書帶領我們窺見殖民者的想像、制度與部落的糾葛、及大地上作物的興衰起落。這本引證豐富、條理清晰的著作,為了解部落與現代國家的漫長糾葛,提出了關鍵與適時的貢獻。」
─節錄自推薦序/林傳凱(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
▌書籍資訊
林駿騰著,《東台灣叢刊18─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111年12月初版,164頁
※本書為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合作「原住民研究系列專書出版計畫」共同發行。
▌新書訂購優惠即日起至3月底,加購主題選書叢刊15和17亦有優惠,歡迎直接填單線上訂購,或欲親至本會購買者先填單登記。
訂購連結:https://forms.gle/Msnz4GUwWszUt8K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