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要】《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新書分享會
上周六的《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新書分享會,雖然主辦方因疫情關係宣傳相當低調,但很感謝在疫情漸趨嚴峻的態勢下,仍有不少關心地方發展的人士前來參加,其中包括在地文史工作者、池上關山鹿野的朋友、史前館研究人員、學校教員、學者、研究生、建築師、公職人員及各行各業人士等,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一些看法,值得交流參照。在這邊則針對主要講者做個重點摘要,提供參考。
對我們而言,一本研究地方的書難得出版,不僅是為那個地方做階段性總結,反而更要為了那個「地方」,以及我們各自生活的「地方」,開啟連結、對話及思考。
・ 主講人|本書作者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
1. 交代書寫此書的由來: 如何在本身研究關注的場域「池上」,針對長期觀察到、但傳統人類學難以描述的發展現象,納入多方面的研究視角與學門語彙,進行描述分析。
2. 本書書寫跳脫傳統人類學視角,重新定義”地方”,加之歷史學與社會學視角交疊描述,但仍然是一本觀察池上現象的民族誌。
3. 本書主要探討池上現象本身,何以在20年前的事件發展產生質變,在20年後有了今日的發展樣貌。
4. 現象背後作用有三個重點:地理條件、國家治理、民間動能。此三個要素如何交織影響,使池上如何成為池上。
5. 其中有關鍵性的時機、治理策略、及關鍵性的人物,使池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然而決定性的改變,重點仍在於人。針對人群如何在地理、空間、國家力量、社會現實的互動並做出行動,是主要關注的研究重點。
・ 與談人|林慧珍(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1. 這本書主要以鄉鎮尺度做為研究範疇,跳脫傳統人類學視角,帶入歷史、社會及文化領域的結構與關係研究來進行精彩的剖析,在當前東部地方研究論述中具前瞻性,也是東部少見對地方史解讀研究之著作。
2. 思考對「地方」的重新定義。本書從鄉鎮尺度研究出發,提出「地方社會」的營造概念,對思考對「地方」的定義頗有啟發。特別是當地方之於營造、之於創生,其實並不純然聚焦在社區或村里的疆界或組織範疇,或是社區型產業的經營,而更應是「地方社會」的營造,尤其在當代新自由主義及人口頻繁流動的影響下,從鄉鎮尺度上看待地方社會的營造,有機會納入更多國家治理與民間動能(包括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的對話空間進行解釋。
3. 池上如何成為池上?本書細膩探究成就今日池上知名稻景及藝文觀光共伴效應背後的幾個要素:(1) 自清領、日治到戰後水稻傳統產業地理空間的形成(2) 1990年代以降民主化與社造思潮下民間團體的活躍(3) 2000年代因應國際糧食產業局勢變化的地方行動(4) 2010年代地景成為文化與觀光資產;觀光投資與企業社會責任對地方發展的推動
4. 然而池上成為池上的過程中,以鄉為社造單位如何可能?其中最關鍵的,莫過於時代局勢下的「地方人群」,以及人群的「地方感」形塑與連結。(1) 2000年代由池上池潭源流協會人士與糧商和鄉公所推動池上米產地認證相關條例,是維繫今日水稻產值與稻田地景的關鍵性事件之一。在當時民主化與社造風起雲湧的年代,台灣各地社區或組織不乏像這樣帶著新觀念推動地方發展的人士,然而發展到鄉鎮級的制度性倡議並落實執行的卻不多見。相對鄰近鄉鎮的發展,池上地方社會如何構成這樣的環境,允許這樣的社會行動與治理的創新?(2) 書中對於池上地方社會的形成與演變提出一些見解,其中提到池上因移民歷史因素形成漢人組成比例較高的地方社會,探討漢人社會文化中對「公」領域共善共好的價值追求,以及多元族群在池上如何互動融入漢人宗教三大祭祀圈所連結形塑的地方感,可能是容許地方社會互動溝通的因素之一。此外,另一個因素是,在2000年後的民主政制演進中,容許鄉公所出現能對池上環境承擔較多的公共性堅持、以及推動社會制度建立與資源再分配這樣的一個角色,才有可能進一步的落實制度的執行。而這當中,同時使人好奇的是,地方政治派系是否影響其中,又如何影響,或者相對其他鄰近鄉鎮影響來得低,是否可能構成池上社會環境容許如此發展的因素之一?
5. 地方發展是動態而持續的,新自由主義影響下,池上米認證維固的稻田地景效應,至今帶來的觀光投資效益與衍生的環境問題,其中也包括移居或返鄉人口的產業結構變化,持續在改變池上地方社會的發展結構。書中提到鄉公所在這個階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比如米鄉福利制度、對多元族群文化活動的支持、各項地方開發的居間協調等。我們可以怎麼看臺灣民主化以降約1990-2000年代出生的在地青年,他們如何看自己的地方?特別是面對以下幾個現象影響著未來地景的改變:
(1) 池上稻米產區的持續擴大與單一化,形成大型農場的專業分工,承接的後代以行銷農產事業為多,但實際種植生產人口仍持續減少。
(2) 池上觀光事業發展熱絡,然實際戶籍人口卻逐年下降。
那麼以人口增加為要務的地方創生政策,除了支持地方創業以外,是否可能支持鄉公所制度面的社會營造,促進在地青年除了新形態的結社、創業外,出現像1990年代這群人倡議地方制度的維新與落實?
・ 與談人|孟祥瀚(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1. 本書重疊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的研究視角,為臺灣區域史研究之著作。
2. 本書書名「成為池上」,「成為」意指「如何成為」;「池上」指的是「池上這個地方」,本書對如何成為池上這個地方的歷程及其背後因素做了精采的描述。
3. 本書描述蘊含三個層次:
(1) 第一個層次是池上的第一個成為,描述當代池上如何維繫老田區文化地景樣貌。其來自背後根基於在地人群的環境保護價值,以及面對池上稻景、池上米認證制度的產生建基於地方認同、價值與利潤共享所形成的高度共識,也包括當地鄉公所扮演基於公共性制度推動與資源再分配的重要角色。
(2) 池上的第二個成為,由當代往前回推30年前的池上,民間動能與一體的地方感如何形成。當時池上如推廣環境保育的池潭源流協會等民間團體的成立,甚至形成足夠的社會行動量能,來自當時的社造思維,以及既有組織救國團和社教站的動員與參與,這些持續參與的過程,成為了協會組織的社會基礎。
(3) 池上的第三個成為,則更往前回溯至100多年前的池上,人地關係、生活空間與認同如何形成。此涉及不同時期國家力量影響的行政區域劃設、鐵路交通建設形塑生活圈、以及族群、宗教文化與地理環境的互動影響。這三個成為,成就了今日池上何以成為如此樣貌。
4. 書中提出這個問題:池上的經驗可以被複製嗎?特殊的歷史經驗或許無法被複製,但每個地方應了解自己的紋理,掌握自己,發展自己的特色是可能的。這在全球化的議題下才不易被消失,因為形成的獨特性就在那裡。路上的風景,有許多故事可說,對於深入理解,還有待努力。
5. 問題:地方是可以被塑造的嗎?如果可以,誰來塑造?這涉及資源分配與角色,以及人在不同尺度空間認知與作用的問題。有待後續討論。
#《成為池上》新書分享會下一場5/15在 孩好書屋,聽聽花蓮的朋友怎麼談。
#《成為池上》新書分享會5/22 回到主場 #池上鄉願景發表會,聽聽在地朋友怎麼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