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好書回顧】《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
上周回顧文,藉由東臺灣工藝產業的發展史,帶出由民間自主發展的族群工藝,並以花蓮秀林鄉及萬榮鄉的Pajiq及Ciyakang兩個太魯閣族部落為例,說明近年來部落青年找回傳統織布技藝與社群支持串聯的經過。
.
回望花蓮太魯閣族的歷史際遇,日治時期太魯閣討伐戰役後,日人為控制部落將太魯閣族人自山地強遷至平原地區,擴及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及宜蘭南澳鄉等地,透過對原部落的打散及混居,削減族人勢力。最後一批為大同大禮部落於1980年遷下山,混居於太管處旁的民樂社區。除了遷村政策,日治末期至戰後的太魯閣林業開發、戰後產業演變、始於1973年的亞泥開採,至1986年設立太魯閣國家公園及1994年族人發動示威遊行,皆對太魯閣族人生活影響甚鉅。接下來,本月將圍繞太魯閣族人相關議題進行回顧。
.
本周特選東台會館藏論文,撰寫於1996年即族人發動抗議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後。本研究以秀林鄉太魯閣族人為對象,說明部落遷移史及傳統聚落生活、遷村後部落的社會文化形態、產業經濟的演變、以及1994年兩千名族人遊行抗議的行動過程。研究者透過上述社會經濟的脈絡,試圖探討族群認同與族群界線的展現形式。歡迎有興趣者前來本會閱覽喔~
.
楊鈴慧,1996,《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2834
.
延伸閱讀|
李靜雯,1999,《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發展與經營課題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王敏,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型態轉變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賴秀美,2002,〈玫瑰藏在深山裡〉,《東海岸評論》170,頁18-23。
賴秀美,2002,〈海玫瑰與山玫瑰〉,《東海岸評論》170,頁30-34。
.
#東台灣研究會資料室
#館藏好書
#歡迎會內閱覽